湖南不仅山川秀丽,而且历史文化悠久。湖南的地方戏剧以其奇异的风姿,高耸于中华艺林。湘剧、武陵戏、长沙花鼓戏等19中湖南地方戏种,如同19种艳丽之花,绽放在中国的剧坛。
近日,第五届湖南艺术节在长沙、湘潭两地上演。湖南地方戏剧也集中展出,为市民送上艺术的饕餮盛宴。然而,你知道湖南有多少地方戏剧?你又能说这些戏剧的名字吗?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介绍这些湖南地方戏曲吧。
湘剧
湘剧《拜月记》
湘剧是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湘剧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与民间艺术和地方语言巧妙结合,富有湖南民间地方特色。
湘剧的剧目丰富,大小剧目达1155个。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创作的剧目中,《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尼》等传统剧目和《山花颂》、《郭亮》等现代戏影响较大。2006年5月,湘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剧
祁剧《莲台观世音》
祁剧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清末又名”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称祁剧。祁剧源于弋阳腔,是明初传入祁阳后与地方艺术相融合,长期演变而逐渐形成的。
祁剧现有传统剧目总数上千,有一两百剧目已失传。现存有《琵琶记》、《荆钗记》等。其中被祁剧艺人视为高腔之祖的《目连戏》,可以连演七天,从不重复,现存有124折。2008年,祁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辰河戏
辰河戏
辰河戏因流行于沅水中、上游(俗称”辰河”)一带,故名”辰河班子”,又叫”辰州班子”。其表演原始粗犷,豪放明快,幽然深情,唱腔分高、低、唱、弹四大类,并以高腔为代表。辰河戏表演艺术朴实、化妆简单,无成套武功。至今乐师仍保留着古老的”圈腔点板”记谱法。
辰河戏已经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破窑记》、《李慧娘》等,创作的现代戏有《寡妇链》,影响较大。
衡阳湘剧
衡阳湘剧《游园惊梦》
衡阳湘剧主要以长沙、湘潭为活动中心,兼唱有高腔、低牌子、昆曲、乱弹四种声腔。民间称衡阳湘剧为”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戏班子”,亦称为”衡阳汉调”。
衡阳湘剧的高腔源于弋阳腔,在长期的衍变过程中,高腔和乱弹已成为今湘剧艺术中的主要声腔。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至今记录在册的有613出。
武陵戏
武陵戏
武陵戏起源于明代,20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武陵戏历史上只称戏班名,亦称”沅河戏”、”汉戏”、”常德戏”。有高、弹、昆3种声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武陵戏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代表作有《祭头巾》、《思凡》。
澧州荆河戏
澧州荆河戏
澧州荆河戏是在湘西北及湖北荆州、沙市等地流行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等名称,抗战期间又曾被叫作楚剧、汉剧、湘剧,1954年正式定名为荆河戏。
弹腔是荆河戏的主要声腔,包括北路和南路以及特定腔调三类。其中北路高亢刚劲,南路细腻婉转,特定腔调跌宕多变。荆河戏的传统剧目,现在保留下来的有514个。代表性剧目包括《百子图》、《楚宫抚琴》等。
巴陵戏
巴陵戏
巴陵戏形成和流行于古称巴陵的湖南岳阳一带,故得此名。因巴陵旧属岳州,又名”岳州班”。它主要有昆腔和弹腔两种声腔,用湖广者、湘北方言声调演唱。清末是巴陵戏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被称为”巴湘十三块牌”、”巴湘十八班”的职业班社。
巴陵戏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杂腔、小调。用中州韵湖广音结合湘北方言为其舞台语言。巴陵戏现存传统剧目370多出,1959年创作的大型历史剧《何腾蛟》,参加湖南省戏剧会演获奖并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
湘昆
湘昆
湘昆是湖南昆曲的简称,与中国南方的苏昆、北方的北昆同源。因流行于湘南的桂阳、嘉禾等地,并以桂阳为其发展和活动中心,故又称”桂阳昆曲”。
湘昆的吐字行腔,以郴州官话为基础,与中州韵相结合,声调高亢,吐字有力,再加上紧缩节奏,加滚加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俗伶俗谱”。在表演艺术方面,湘昆既保持了昆曲优美细腻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豪放粗犷的地方特色。
湖南花鼓戏
花鼓戏版讽刺喜剧《连升三级》
花鼓戏,通常特指为湖南花鼓戏。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是湖南19种地方戏剧中的6种。湖南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
早期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后期由于剧目的发展,表演艺术也有所丰富,如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武功表演。
各地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刘海砍樵》为其经典曲目,脍炙人口,一直为人们传唱。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阳戏
张家界阳戏
阳戏全称是”舞阳神戏”,简称”阳戏”,即在祭祀仪式中进行若干戏剧性表演。举行阳戏神祀活动,一般先叩许信愿,然后再还愿,因而叫”还阳戏”,又称为”愿戏”。早期的阳戏主要活跃在山间田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阳戏艺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扶植。
阳戏的传统剧目约有150余个。内容主要是反映普通的人伦物理、家庭生活、劳动故事、男女爱情和妖狐鬼神。
花灯戏
张家界花灯戏《莫家寨》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湖南、湖北等地,属于汉族民间小戏剧种。花灯戏来自民间,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2006年5月20日,花灯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戏
新化傩戏
傩戏,中国戏曲剧种,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
傩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苗剧
苗剧
苗剧是湖南19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最年轻的一个戏剧剧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新生的一种少数民族艺术形式。
苗剧的声腔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现用汉族民间音乐为苗剧唱腔,而苗剧的过场曲牌,是根据苗族唢呐曲改编的,言目前尚未统一,大体上有用苗语或汉语两种形式。
侗戏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侗剧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接受汉族的戏曲影响而形成。
侗戏的主要曲调有平板和哀腔等。此外,在有些剧目中,花旦或丑还常采用侗歌、汉族民间曲调等。侗戏大约产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来源:综合编辑:倪迪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