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雍正皇帝评价李卫)

    八戒影院电影资讯人气:16时间:2022-08-17 01:56:10

    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皇帝对先帝的旧臣总体还是不错的,但是乾隆确实不喜欢雍正重用的官员,其实这也正常,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而李卫生前的结局还不错,乾隆继位仅三年李卫就死了,这三年李卫还是挺受乾隆重用的。只是死后多年,乾隆推倒了李卫的神像,很多人觉得这是乾隆皇帝“吃醋”导致的,其实则不然,这件事李卫也是有责任的。

    捐来的官也可以做到封疆大吏

    电视剧《李卫当官》大家都看过,剧中的李卫虽然学识不高,但是办事能力超群,从一名侍卫被雍正皇帝重用,最后干到两江总督的高位。而正史中的李卫也确实有其人,并且也是学问不高,但是肯定没有徐峥那样搞怪而已。

    李卫是江南铜山人(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家庭比较富裕,李卫虽然有条件读书写字,但是可能天性不愿意做学问,所以李卫基本上是大字不识几个。

    李卫读书不行,但是他还想当官,造福一方百姓,那么怎么办呢?只能走“捐官”的路子,也就是所谓的“卖官鬻爵”,现在人觉得这是违法的,不被世人所接受。但是在古代,这样的政策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花钱“捐官”在古代还是比较正常的事情。

    清朝从康熙年间开始了“卖官鬻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财政的收入,并且最早的都是买个品级,不受实职。但是后来慢慢地就变味了,不但品级越卖越高,还能授予实职。

    李卫家里比较有钱,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父亲就给李卫花钱买了一个官,员外郎(从五品)。这一年李卫三十岁。

    过了没多久,李卫被朝廷任命为兵部员外郎(实职,相当于兵部下面某个司的副职)。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李卫升任户部郎中(户部下面某个司的正职,正五品)。

    李卫在户部任郎中时,负责管理银库的事务,当时有个亲王的属下也在户部当差。亲王为了谋取利益,他让属下规定在下面收缴的白银都要每千两额外加收十两作为库平银(属于额外的好处费)。李卫觉得这是以权谋私,数次劝诫亲王属下,结果人家说是王爷规定的,根本不把李卫当回事。

    李卫想了一个办法,他在户部走廊里放了一个柜子,写上这是某某亲王的“赢余”,指明是非法收入,弄得亲王很难堪,于是就取消了这个规定。当时还是皇子的胤禛听说了这件事,就注意到了这个不畏强权的年轻人。

    世宗即位,授直隶驿传道,未赴,改云南盐驿道。《清史稿》

    所以雍正一登基就重用了李卫,授予李卫为直隶驿传道,还没到任,又改为了云南盐驿道,可见雍正皇帝确实想让李卫到地方历练一下,以便提拔他为封疆大吏。

    李卫在云南盐驿道干了一年,雍正皇帝就又提拔李卫为云南布政使,布政使为从二品,负责一省的行政和财赋,位高权重,这个提拔速度真是快的惊人。

    雍正三年,李卫又被提拔为浙江巡抚,正二品。雍正四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管理查处私盐贩卖。雍正五年,李卫任浙江总督,兼管浙江巡抚事。

    李卫为官的发家之道就是善于管理盐务,他在浙江管理盐政时,私盐贩卖比较严重,李卫在摸清了盐枭行动路线,组织有效的力量,终于把大盐枭沈氏擒拿。

    在浙江主政期间,李卫还修筑海塘,有效的保证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雍正七年,李卫加封兵部尚书,不久加太子少傅。

    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李卫被任命为署理刑部尚书。不久后李卫出任总督之首的直隶总督。

    从雍正登基以来对李卫的重用来看,李卫确实可以说是“平步青云,盛宠不衰”。

    李卫真是一位好官

    李卫虽然出身于富裕的家庭,但是他从当官开始,正直清廉,不畏权贵,还是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的。

    比如在李卫主政浙江巡抚时,他曾出钱修过浙江通志,建过书院,给在读士子以丰厚的膏火钱。李卫虽然文化程度有限,但是他还是挺尊重文人的。

    雍正在位时,清朝大兴“文字狱”,因为浙江人发生多起文字狱,大怒的雍正直接停了浙江的科举考试。

    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学子,李卫也都记录在案。等到朝廷派钦差来看看浙江文人改的怎么样时,李卫拿出了这些资料,钦差对李卫的良苦用心所感动,两人一起联名上书,恢复科举。

    雍正皇帝看了奏折后,很是高兴,很快就恢复了科举,浙江文人也很争气,在第二年的殿试上包揽了前三名。

    雍正十一年,步兵统领鄂尔奇营私扰民、鱼肉百姓,因为鄂尔奇的哥哥是大名鼎鼎的内阁首辅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所以没人敢管。

    但是李卫知道后,才不管这些,直接上书弹劾了鄂尔奇,雍正帝下令彻查,最后发现情况属实,处理了鄂尔奇,嘉奖了李卫。

    李卫还比较喜欢听人说书,每当听到忠良的大臣遭到不平时,李卫就会呜咽、愤恨,甚至拔剑而起,可见李卫确实是个好官。

    李卫虽然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师爷等人起草公文奏章时,都要读给他听,遇到不合理的地方,他口述修改,每次李卫都能切中要害的修改,不得不佩服李卫的聪明才智。

    雍正驾崩后,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

    有人说,乾隆皇帝是个“坑爹狂魔”,父亲刚死,乾隆就把父亲的很多政策都更改了,并且乾隆还喜欢和父亲雍正唱反调。凡是父亲重用的人乾隆都不喜欢,凡是雍正讨厌的人,乾隆都一一为他们平反。

    虽然这段话不是全对,但是乾隆确实不大认同父亲的执政理念,乾隆欣赏的是爷爷康熙的治国理念。

    雍正重用的几大干吏,在乾隆眼里都不是好人,比如田文镜,雍正皇帝对他的评价很高:忠诚体国,公正廉明,老成历练,才守兼优。

    但是乾隆皇帝却评价田文镜:河南地方,自田文镜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以严厉相尚,而属员又复承其意旨,剥削成风,豫民重受其困。

    至于李卫,乾隆对他还是不错的。

    乾隆元年,皇帝让李卫兼管直隶河道总督事务。

    乾隆二年,李卫弹劾诚亲王府护卫库克与安州民争淤池,乾隆皇帝秉公处理,治了库克的罪,并且嘉奖了李卫,赐给他四团龙补服。

    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又弹劾河督朱藻贪污受贿以及朱藻的弟弟朱蘅干预赈灾,朱藻兄弟两人最终因此获罪。

    乾隆三年,李卫病疾发作,皇帝派御医到李卫府上诊治,但是由于李卫病的很严重,于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1738年12月3日)去世。李卫去世后,乾隆皇帝以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总体来说,乾隆继位后,还是能听取李卫的意见的,并且李卫死后,乾隆帝对李卫的评价也是很高的。

    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乾隆评价李卫)

    但是几十年后的乾隆南巡时,他看见西湖花神庙里立着李卫自己及其妻妾的神像,号“湖山神位”,乾隆很不高兴,下令把李卫的神像撤掉烧毁。

    焚毁前,还评价了李卫一下,乾隆说:“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乾隆皇帝吃醋了,他认为李卫太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了,竟然立神像供奉。其实则不然,这件事很多人不知道内情,李卫的做法是不对的。

    原来是当年李卫在浙江主政时,在西湖旁边修了湖山春社这样一个园子,是清朝西湖十八景之一。雍正皇帝还亲自御书了“竹素园”三个字,额悬在正厅。

    李卫改观了西湖景色,所以有点飘了,他就在旁边建了个湖山神庙,用来供奉花神的。结果花神庙里的正神是男性,是按照李卫自己的形象雕塑的,其他的都是女性,是按照李卫的十二个姬妾形象雕塑的。或许当时的李卫确实也觉得自己功劳不小,这样没什么不妥。

    可是乾隆45年(1780),乾隆南巡时,见到李卫的塑像所以十分不悦,下令毁掉。所以这件事乾隆皇帝也不能说做的不对,毕竟一个臣子不经过皇帝的允许,借着立庙的名义,为自己塑像,让百姓供奉确实不妥。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李卫确实改善了西湖的景色,这点功不可没。

    总结:李卫作为雍正帝的“三大宠臣”之一,确实在雍正朝做了很多实事,他嫉恶如仇,不畏权贵,遇到不法的事情就要管一管,为雍正帝推行“新政”做出了很大贡献。雍正帝也很喜欢李卫,甚至说李卫:“乃成全圣祖之是也,岂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这样的高度,真是不可思议。

    乾隆继位后,由于不认同雍正的执政理念,他认为雍正帝太过严厉了,不管是对官吏还是宗亲,所以他很喜欢康熙皇帝的处事宽厚和浓浓的人情味。因此对于雍正的心腹大臣乾隆是不怎么喜欢的,虽然不怎么喜欢,但是也没怎么为难他们,就像乾隆对李卫一开始的评价还是不错的。只是后来乾隆看见李卫的神像,确实不妥,发怒也是正常的。

    综上所述,乾隆对李卫还是可以的。

    《李卫当官》第一部李卫最后为啥被闵靖元抢了功劳?

    《李卫当官》是由海南电视台和海南海风影视公司出品,郑军执导,徐峥、陈好、唐国强、杜志国、徐敏、焦晃、李倩、王绘春等联袂主演的古装喜剧。 该剧以雍正当政前后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出身卑微的李卫在红颜知己岳思盈的帮助下,运用小人物的机智博得雍正宠爱,一路巧斗各级贪官污吏,最后当上两江总督的经过。[1]

    中文名称

    李卫当官

    主演

    徐峥,陈好,唐国强,杜志国,徐敏,焦晃,李倩

    类型

    古装电视喜剧

    制片地区

    内地

    集数

    30集

    编剧

    刘和平

    导演

    郑军

    出品人

    周易,鹿松林

    拍摄地点

    北京

    制作人

    蒋雪柔,南瓜创作中心

    制片人

    苏斌

    上映时间

    2000

    摄制单位

    海南电视台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