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华的活着是(一句话总结余华的活着)

    八戒影院电影资讯人气:741时间:2022-08-11 23:45:49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

    在生前和葬礼前,

    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贺拉斯

    余华曾在《活着》的麦田新版自序中说过:

    “15年前,我在《活着》里写下一个名叫福贵的人,现在当我回想这个福贵时,时长觉得他不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而是我曾经生活中出现的一位朋友。”

    余华之所以这么说,可能源于后来《活着》的无数次再版,它与余华这两个字如影随形;

    亦或者是许子东等人评价这部书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的总标题”,它的影响力贯穿余华整个写作之路。

    不论因为什么,人们或者说余华本身,都无法回避《活着》中那种具象的苦难,它几乎不给读者喘息的机会,接踵而来。

    他的幸福主要与5个人有关,分别是福贵的地主父亲、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女婿二喜,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饱含着人性的善和对苦难的不屈不挠。

    他们教会福贵与命运为友,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带着生的雀跃活下去,要坚信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福贵出生在地主家庭,是富三代,他家是从他父亲那辈开始败落的。

    因为从小生活富裕,福贵跟父亲一样染上了恶习:赌博。

    不过,福贵的父亲浪子回头,及时止损,家里还算殷实。

    可福贵却深陷赌博泥沼,无可自拔。

    余华在这里颇费笔墨地描写了福贵的心态,他从开始带着银子出来赌,到后来直接记账,为了“赚钱”,在有小赢却常大输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

    直到他把家里一百多亩地都输掉,妻子家珍大着肚子过来劝阻,反而被殴打,福贵也依然不知悔改。

    家珍的付出、温柔和善良换不回丈夫的回头,富家女出身的她,其实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家珍却从未想过离开福贵。

    这一切,都被福贵的父亲看在眼里。

    一向严厉的父亲,这次没有责怪福贵,反而摸着福贵的手说:

    “赌债也是债,自古以来没有不还债的道理。我把这一百多亩地和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们就会换铜板钱来,我老了,挑不动担子了,明天你就自己挑着钱去还债吧。”

    父亲带给福贵的第一份“礼物”,是让他全然地愧疚,从而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但这样还不够,等铜板换来后,装满了三个扁担,福贵在扁担上盖上荷叶,以防被人看到了抢走,踏上了十多里的还钱之路。

    这段相当于6公里左右的路,如果一个成年人以正常步速行进,差不多要走一个半小时。

    这一个铜板的重量差不多在3.33克,一担钱相当于10000钱,约合33公斤。

    相当于福贵要挑着左右各一个扁担、近60公斤的物品,走上6公里的路。

    但是福贵只去了一次就疲倦不已,他看着自己被磨破的肩膀,嚎啕大哭,这时他才真正意识到父辈祖辈积累财富的不易,他说:

    “这时我才知道爹为什么不要银元偏要铜钱,他就是要我知道这个道理,知道钱来的千难万难。”

    说白了,父亲教会了福贵,男人成功必备的三个重要品质:勤奋、担当、诚信。

    教会儿子这些,父亲的使命就完成了,在离开人间前,父亲说:

    “从前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了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

    “到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如今鸡都没啦。”

    说完这些话不久,福贵就目睹了人生中第一次至亲离世。

    福贵父亲的死,是没有尊严的,他靠在一个马桶沿上离开了人间。从那一刻开始,福贵决定做个真正的男人,好好活。

    于是他回头,去找那个设下陷阱将他家钱骗得精光的龙二,想要买5亩地,龙二也挑了上好的给他,一家人就这样,在死的阴影中,闪出了生光亮。

    摊上了有情、有义、有责任心的父亲,是福贵的幸福之一。

    在福贵败光一切家产、父亲离世后,家珍的父亲为保护女儿,带着八顶轿子,敲锣打鼓地来接女儿回家。

    家珍被父亲带走了,独留下了刚刚4岁多的女儿凤霞,和刚出生的儿子有庆。

    家珍走后,福贵变成了本分的庄稼人,每天挥汗如雨地在地里割水稻,这时,让他倍感满足和幸福的是,一回头就能看到小小的女儿,一歪一斜地跟在他身后,陪他一起干农活。

    这种小小的幸福,让福贵再次看到了生活前方的希望,在他心中还有个笃定的声音:家珍会回来的。

    这种期盼,果真在不久后实现了。

    在油菜花绽放的季节,一个剪着时兴短发、身着绸缎旗袍的漂亮女人,出现在了贫苦的福贵家门口。

    福贵的母亲问:“是谁家的小姐,你找谁呀?”

    漂亮女人回答:“是我,我是家珍。”

    一个放着优渥生活不过的小姐,回到了福贵身边,这里虽然贫苦,但是丈夫在田间工作,儿女茁壮健康,这大概就是家的全部吧。

    等福贵和凤霞回来后,一个家就在那一刻圆满了。

    那是福贵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好日子,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就不足以谈人生,就没有了《活着》本身的深刻性。

    因为活着,就是喜忧参半的。

    好日子没过几天,福贵的母亲病重了,凤霞看不下去,搜出了自己从娘家带来的最后两个银元,让福贵去城里买药。

    奈何,福贵却被国民党抓走当了劳力,从此被迫上了战场,过着枪林弹打,朝不保夕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两年,那边的福贵母亲等不到福贵,临终前握着家珍的手说:“他不会再去赌。”

    这份家人间的信任,是人生不断往前走,最坚实的支撑,也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靠着一份对家的牵挂,福贵不敢死,终于,他等到了解放军,被俘虏时,他以为自己会被杀死,没想到他吃到了从没吃过的白面馒头。

    福贵非常感谢共产党,这也为后来福贵儿子有庆的死,埋下了一个伏笔。

    福贵因此有了回家的机会,他发疯似地朝家里跑去,终于回到了自己破败的茅草屋前。

    他与家珍和孩子们团聚了。

    彼时,家中老母已不在,凤霞因为发烧没及时治疗也聋哑了,家珍面容上多了几分操劳和憔悴,可不论怎样,福贵音信全无的这两年,家珍从没放弃过这个家,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丈夫。

    直到后来,家珍得了软骨病,也从没有抱怨过丈夫让自己过度劳累,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福贵得妻如此,是人间至幸。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大多这样的情况,都曲终人散了,又有几个女人会不离不弃呢?

    难道谁能说,这样的福贵,人生中只有苦难,而没有一丝幸福与欢愉吗?

    福贵被抓走当兵那两年,凤霞聋哑了,她跟着勤劳隐忍的母亲,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是她从来没抱怨生活的苦和家境的困顿。

    父亲回来那天,她高兴极了,弟弟有庆则是一脸生疏。

    福贵逗着有庆,也不嫌弃他对自己不够喜爱,反而充满庆幸地说:“我总算回到家了,看到家珍和一双儿女都活得好好的,我的心放下了。”

    他们一家人相拥着走入那间破败的房子,但此时这座房子却充满了团圆的喜悦和温情。

    过了不久,新中国成立了,开斗地主。

    曾骗走了福贵家一百多亩地的龙二,被枪毙了,善恶终有报。

    龙二在临终前对福贵喊道:“我是替你去死啊。”

    福祸相依,那一年的福贵,突然明白了这个道理。

    也许,对于福贵来说,好好活着本身,就值得去庆祝。

    日子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到凤霞17岁,有庆12岁那年。

    为了让有庆念书,凤霞被卖给了一户人家,去照顾别的老人,为别人家的老人送终。

    凤霞不情愿地被人带走了,一天夜里,太过想家的凤霞,偷偷跑了出来,一路回到家中,福贵、家珍、有庆都高兴极了,大家睡在一起,感觉家又圆满了。

    可第二天晚上,福贵却一定要送凤霞回去,在路上,凤霞沉默不语,她被石子绊了一下,身体摇晃,福贵给她揉脚。

    凤霞把手搭在父亲的脖颈上,福贵感受到那双冰凉且消瘦的小手,再也不忍心丢下她了。

    于是,一位父亲背起了自己十七岁的女儿,女儿紧紧攀住父亲的脖子,一步步向家走去。

    一切宽恕,都是无言的,父母在那个瞬间,完成了彼此的和解。

    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恐怕是现在很多父女一辈子求之不得的瞬间,他们之间脉脉流动的真挚情感,多么幸福。

    当然,苦难从不会一直光顾努力活着的人们,总有一捧阳光,顺着破了洞的阴暗漏进来,明亮整个世界。

    这束光,来自凤霞的男人二喜。

    (原著中是凤霞是17岁)

    凤霞的介绍人说,二喜是个城里人,工地上打零工,赚不少钱。福贵和家珍反而不安,首先担心他看不上自家有缺陷的凤霞。

    不过,这二喜脊柱侧弯得厉害,头偏到另一侧肩膀上,听到这个消息后,福贵和家珍才放心下来。

    二喜刚来时,只是喝了几杯水,也没有带走凤霞的嫁妆,福贵以为二喜没看上凤霞,心里还不平衡了些日子。

    只见几天后,二喜带来几个手艺很好的泥瓦工,把自家的茅草屋从头到脚刷成了水泥屋。

    福贵很喜欢这位老实巴交的女婿,还偷偷嘱咐女婿要风风光光把凤霞娶走,不能让别人看不起。

    结果,二喜真的借了钱,买了当时最贵的大前门,见了村里人的男人就发,还包了好多红包,敲锣打鼓地来娶凤霞。

    凤霞穿着最美的裙子,那样子让二喜所有的朋友都说他有艳福。

    凤霞也成了村里嫁得最风光的女子。

    半个月后,二喜就牵着凤霞回家拜见父母,这时违反当地规矩的,但看着两人恩爱的模样,村里人谁家看了都羡慕。

    凤霞也很争气,嫁给二喜后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跟邻里处得非常和睦,学城里人织毛衣可快了,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

    二喜说,等到他还完娶凤霞时欠下的债,就给凤霞买最美最流行的毛衣。

    他们一家说不上的和睦美好,很快,凤霞怀孕了。

    生产那天,全家人带着紧张和期待守在医院,等待着新生命的到来。

    可他们左等右等,却等不到凤霞出来,等来的只有医生出来问:“保大保小?”

    在那个年代,多少黑心的家庭要孩子不要大人,更何况还是男孩,可二喜却说:“我要大人,我要凤霞。”

    这份爱和尊重,在那一刻彰显出力量,或许正是真正的幸福之所在。

    奈何,凤霞还是离开了人间,苦根一生下来,就成了没娘的孩子。

    不过,还好他有个负责任、心地柔软的爹。

    为了给苦根赚奶粉钱,二喜每天上工都要背着苦根,渐渐熟悉了苦根哭声长就是饿了,短就是尿了。

    现在这样的父亲还有多少呢?又有多少家庭里的女性,正在经历“丧夫式育儿”?

    卡尔泰斯·伊姆雷曾说:“生命真是充满讽刺,它用悲伤让你了解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欣赏寂静,用缺失来评价存在。”

    这大概才是余华写《活着》的本意吧。

    在经历女儿离世之前,福贵先经历了儿子离世。

    有庆从小就过得很苦,他每天都要跑二十里路去学校上学,因为这样,总是很费鞋。福贵见儿子烂鞋的速度太快,怕累着不断给儿子纳鞋的老婆家珍。

    彼时,家珍因为平日太过劳累,得了软骨病几乎无法下床,身体也一日比一日坏。

    福贵便责备了有庆几句,让他慢点穿鞋。

    有庆从此都脱掉鞋子,赤脚跑着去上学。

    等有庆再大一些,福贵发现有庆在学校不好好上课,想到为了让他上学,凤霞差点都被卖了,所以当着众人的面将有庆大骂一顿。

    有庆好久不理福贵,福贵也不放心上,他知道儿子喜欢家里的羊,但羊被村大队拿去宰杀了,福贵就又买了一只小羊,当有庆看到羊时主动问福贵:“这是给我买的吗?”

    父子二人间的矛盾由此解开。

    这种最朴素的爱,流淌在生活之间,向我们传递着,亲人之间,没有什么是无法化解的。

    有庆因为跑步逐渐跑出了名堂,他在学校运动会上,将第二名套了2圈,跑了个第一。

    连体育老师都认为,这样的有庆,说不定有机会进入体育队,为国争光。

    然而,也许是有庆太过身强力壮,又或者,他太过善良,在学校一位女老师生孩子大出血时,有庆冲在最前面想去献血救人。

    这个女人是县长的老婆,医生竭尽全力地要去救。

    有庆第一个跑到的,却被老师一把拉开了。其实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那一刻他不想让这个孩子去献血而已。

    等到前面几个男孩都验完血,也没有合适的血型,这才轮到了有庆。

    有庆兴冲冲地上去,血型果然合适,于是医生没完没了地,就着有庆一个人的血抽,直到把有庆的血抽干了。

    一条鲜活的生命,早晨活蹦乱跳,还能赤脚跑二十里地,傍晚却离开了人间,躺在冰冷的停尸房里。

    等有庆见到自己面色苍白的儿子时,他疯魔了,大叫着要杀害自己儿子的人赔命。

    他等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当时跟他一起在战争中死里逃生的壮丁刘春生。

    得知自己的儿子救得是故友的妻子时,福贵选择了饶恕。

    一个最善良的孩子,为了救他人离开了人间,谁都不能说他死得轻于鸿毛吧?

    有这样的儿子,令父母心痛,却亦令父母骄傲。

    故事的末尾,随着凤霞的离去,家珍病逝了,二喜在工地上被水泥柱压死了,苦根生病后难得吃了一大盆豆子,被撑死了。

    生命中的挚爱纷纷离开了福贵,唯独福贵活在空荡荡的人间。

    他买了一头老牛,陪他行走在黄土地上,耕种着,带着离去人的爱和点滴却宝贵的记忆,向前走,向生走。

    还记得福贵父亲说,徐家是怎么发起来的吗?

    是的,徐家先有了鸡,然后一步步有了鹅、羊、牛。如今,福贵也有了牛。

    在福贵的一生中,始终相信自己有最好的妻子、儿女、女婿、外孙,直到他孤身一人,我们也不能说他是不幸的,因为人幸不幸福,只藏于自己心间。

    正如马尔克斯所说:“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愿我们都能穿过时间的荒原,于苦难中见阳光,无论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人生,都能在回望时感到真切的幸福,这是生的意义,亦是死的价值。

    每个说“我现在很幸福”的人,都是值得被祝贺的。

    -END-

    如何看待《幸福一家人》的结局?

    老实说我从第一集看的时候,就很心疼房父的,天不亮就去给三个孩子做饭,我觉得他们为什么不能吃一样的呢?我觉得要说上班辛苦,三个孩子哪一个有房父辛苦呢?房父开面坊也是起早贪黑的,不也同样辛苦吗?难道就没有人想到过父亲的辛苦吗?非常喜欢看这部剧,李立群老师表演的很自然,真实,董洁也很漂亮,很贴地气的一部家庭伦理剧。

    从我看这部剧看到快接近一半了,还没有看过房父有那一瞬间是开心的,就连房天亿结婚的时候,他的眼神里都是充满着忧伤和无奈,而他的身体也被彻底击垮了,最后诊断出患了癌症晚期,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孩子们,而是一如既往的卖面,三个姐弟在争家产的时候,房父看着这三个孩子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如何孝顺他,就决定把他们告上了法庭。

    三个孩子受到传票的时候,很迷茫,不理解房父为什么将他们告上法庭,得知父亲得了癌症时,就全部明白了。三个孩子为了能够让父亲有个好的晚年生活,就决定下班陪伴父亲,全心全意照顾父亲,还下跪向父亲认错,这也是房父最后三个月最开心的时候,也是一家人美好的回忆,小编觉得剧情不应该让房父去世,应该让天亿妙手回春只好父亲的病,这样才更加突出幸福的主题。

    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子女,不是不孝顺,只是习惯了父母给予的关爱,说实话做父母的,也不能走极端,以前一直都是顺从孩子,迁就孩子,后来发觉不对了,就把孩子告上法庭,这个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你们觉得呢?幸福一家人结局好感人,三个子女终于醒悟了,陪他走过最后一程!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