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双子杀手》(经典小丑大对决)

    八戒影院电影资讯人气:151时间:2022-08-18 20:43:29

    《双子杀手》在北美惨扑,要靠中国市场挽回一城。原因当然有李安对票房的超然和电影多多少少的实验性,但同档期对手的强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对手中最能打的,自然就是这部一面世便席卷全球,还没看,就要在豆瓣上打五星的《小丑》。

    1

    超级英雄的故事代代更迭,反派的故事也同样如此。

    DC旗下的超级反派——小丑,作为流行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他的故事从来都备受瞩目。

    小丑的魅力主要在于,这个角色所具有无可比拟的复杂性。

    他残忍中带着幽默,疯狂里透露着优雅。

    特别在《蝙蝠侠·黑暗骑士》这部电影中,希斯莱杰演绎下小丑,更是将他对人性计算的精准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服。

    以往的反派,多少还算有点原则。

    小丑去抢银行,去搞破坏,不为任何东西。

    他只是想通过一些极端的社会实验,佐证自己内心的笃信的东西。

    那就是,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只要轻轻一推,就会从光明堕落至黑暗。

    换句话说,他自成一派的犯罪理念,

    以及颇具黑色幽默的犯罪手法,让他超越了许多反派,成为一道怪异,又吸引人的风景。

    让许多观众前一秒还觉得他是十恶不赦的坏蛋,而后一秒,又会被他对社会,以及人性深刻的观察和理解而折服。

    而小丑的另一大魅力则藏在他的过去里。

    特别是在电影里,我们不知道小丑从哪里来,以及,为什么要来。

    出现为数不多涉及小丑过去的片段,也是从小丑自己嘴里说出来真假参半的话。

    他就像一个天生的犯罪大师。

    2

    关于要不要揭晓小丑的过去,一直饱受争议。

    一方面,有影迷觉得,揭示小丑的过去会让他和普通反派并无二致,并且整个角色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

    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迷人的角色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起源故事。

    其实小丑的起源在电影里虽然没有明说,但在漫画里早已出现。

    他最早出现在1940年DC出版的漫画《蝙蝠侠》首期中。

    最初的设定,是一个扭曲却颇具幽默感的高明罪犯形象。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因漫画审议局的规定,它被重新改成了一个单纯娱乐大众的搞笑型反派。

    不过在七十年代初期,他还是再次回归了他的黑色起源。

    到了1988年,在知名编剧阿兰·摩尔和画师布莱恩·伯兰德创作的漫画《致命玩笑》里,开始正式交代小丑的起源。

    原著里的小丑名字叫Jack,是一位喜剧演员。

    由于演的喜剧并不好笑,他的收入极其有限。

    在他的妻子怀孕后,因为穷困潦倒,他迫不得已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一次被蝙蝠侠追捕过程中,他失足掉进化学工厂里的药剂池。

    虽然侥幸逃生,但是他容貌被毁,变成了白脸,红唇,绿头发的小丑形象。

    最后因怀孕的妻子在一场火灾中意外丧生,他精神崩溃,才走上了超级反派之路。

    这个故事既交代了小丑的由来,也为他的来历保留了解读空间。

    蒂姆·波顿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等多个导演都是从《致命玩笑》里获得了灵感。

    基于这里面的设定,为小丑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荧幕形象。

    3

    对于小丑这个角色来说,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关于这位超级反派的独立电影——《小丑》,成为了首部入围三大国际影展主竞赛单元的超级英雄漫改电影。

    它甚至还一举击败其他类型电影,最终斩获威尼斯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狮奖。

    《小丑》的执行制片迈克尔·乌斯兰在德国科隆CCXP动漫展上说:

    “漫画改编的电影已经饱和了,《星际异攻队》《死侍》出来时是与众不同的,但这部《小丑》更是与众不同,不像任何你看过的漫改电影,更像是马丁·斯科塞斯的犯罪电影”。

    这个奖项,可谓是对《小丑》商业和艺术性的双重肯定。

    主演杰昆·菲尼克斯(左)和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右)领奖照

    《小丑》在10月4日欧美地区上映,各路影评人更是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

    “这不是一部DC反派电影,而是一个原创、充满哲理的故事。”

    豆瓣有4万人给出了9.2的高分,相信这次是真的“已看过”了。至少大部分是。

    和以往的小丑电影不同,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大家所关心的小丑起源故事。

    虽然故事框架沿用了原来漫画和电影里的基本设定,但是具体的情节,则全都是由导演和编剧原创的。

    本片设定在上世纪80年代,小丑不叫Jack,叫Arthur了。他是一个穿着小丑服装在街上工作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

    他心地善良,想在公交车上扮鬼脸逗小孩开心,却遭到小孩母亲恶语相向:“不要再骚扰我的孩子!”

    尽管他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工作,但是还会无端遭到调皮孩子暴打。

    他信任同事,却惨遭陷害,因此丢了饭碗。

    他富有表现欲,拥有梦想。

    可是唯一一次登上舞台演讲,还被自己的偶像剪成视频来取笑。

    亲情上,母亲从小给Arthur取了一个小名“开心”。

    他尊重母亲,一直把这个当作自己的目标信仰。

    尽管生活艰难,也没有放弃照顾行动不便的母亲。

    然而最终他发现,就连亲情这根精神支柱,也是假的。

    自己一直悉心照料的母亲,竟然从小虐待自己。

    无法控制地发出笑声这种疾病,正是童年时留下心理创伤的应激反应。

    一开始他真的就和所有人一样,有自己的梦想,也会试着乐观接受生活带来的考验。

    但是生活从来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

    没有人会发现Arthur的失落和沮丧。

    有的,只是变本加厉的奚落和嘲讽。

    Arthur并非不想过得像个普通人一样。

    他在深渊的边缘也挣扎过。

    Arthur在第一次失手杀了三个打他的韦恩集团的员工后,他没有直接回家。

    他选择在路旁的厕所里,跳了一支想上台表演的舞。

    舞步是优雅的,悲伤的。

    而人们只会通过新闻知道,那个戴着小丑面具拿枪杀人的Arthur,是不可饶恕的。

    而那三个韦恩集团的员工,却可以随意调戏少女,也可以随意殴打发病时会笑的Arthur,不听他一句解释。

    没人会关心那三个人是否罪有应得。

    这些接二连三的挫折,从各个方面彻底击碎了Arthur的精神世界。

    最终,他换上了鲜艳的橙色西装。

    在一堆带着小丑面具的暴徒的欢呼和簇拥下,找到了自我。

    Arthur变成了Joker。

    “我曾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场悲剧,现在我发现,其实是一场喜剧。”

    只有在小丑的世界,他才备受瞩目。

    4

    这部电影最出彩的部分,恰恰就是以质疑者们最担心的形式呈现了——用最真实的视角,向所有人展示了男主角Arthur 从一个普通人,变成小丑的故事。

    曾经拒绝了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执导机会的评审团主席卢奎西亚·马特尔,

    在颁奖礼结束后对《小丑》的获奖原因进行了解释。

    “《小丑》不应该被简单地归类为一部类型电影,其恰恰对超级英雄电影和反英雄电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影片揭示出,‘坏人’或者‘敌人’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整个罪恶的社会体系。这部设定在‘哥谭市’的电影,不仅对美国、更对全世界都具有启示意义。”

    它为什么没有被毁?

    因为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讲,小丑也足够的惨。

    看着小丑,你可以感同身受。

    这也让《小丑》跳出了满足影迷、致敬经典反派起源电影框架,

    为不了解蝙蝠侠世界的普通观众,也书写了一部警醒人心的社会寓言。

    让Arthur变成小丑的,是整个冷漠、疏离的社会。

    从另一个方面看,不管是以前的小丑角色,还是现在的小丑电影,试图展现其内核,其实也没有变过。

    就像《小丑》里男主角的全名Arthur Fleck一样。

    Arthur(亚瑟),象征着国王,代表着勇敢和积极地面对生活。

    而Fleck则有斑点、污点的意思,代表着生活里的苟且和黑暗。

    把这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其实是矛盾的。

    像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预示着人性的复杂、多变。

    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也一样,“善恶的边界从来都是模糊的”。

    有曾经正直的人经不住利益的诱惑,走入歧途;

    有善良的人遭遇了社会的不公,转而危害社会;

    但是也同样也有人在深渊的边缘得到救赎。

    每个人都会有需要被拯救的时刻。

    每个人也都有拯救别人的机会。

    在普通人的世界里,没有超级英雄。

    只是希望你,也能成为给别人的世界里带进阳光的那个人。

    用关爱和温暖,驱赶别人心中的“小丑”。

    什么样的游戏结局最让人无法接受?

    作者玩过很多单机游戏,而对于有些游戏的结局真的就像被游戏策划狠狠嘲讽一番了

    《勿忘我》

    勿忘我是卡普空的冷饭系列,游戏背景不错,世界观和设计很新颖,游戏的主角是一个被剥夺了记忆的反抗军特工尼琳,本来她就要被丢进监狱就此度过一生了,好在她有个神通广大而又无比神秘的好基友,反抗军首领艾奇,在游戏中艾奇成功的帮助了尼琳破解困难,在她行动的时候指导她如何一步步的瓦解“记忆之眼”,可是当游戏走到最后,我们正直可靠的艾奇忽然摇身一变变成了最终大BOSS,还要尼琳去消灭他,原来艾奇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人格,他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尼琳去消灭它,看到这里我不由得不吐槽卡普空的人物设定实在太崩坏,在游戏中大家对艾奇的好感很高,都希望他最后能与尼琳重逢,谁知最后竟然要兵戎相见,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镜之边缘:催化剂》

    要说起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父母双亡,姐妹成仇了,本作主人公菲丝就是这样一个悲情的主角,催化剂这一作品可以说是镜之边缘系列画面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被吐槽最多的一部作品,故事中菲丝好不容易找到当年失散的妹妹凯瑟琳,原来当初的凯瑟琳没有死,她被杀父仇人库格收养了,成为一名打手,游戏中多次追杀菲丝,到最后菲丝说清楚真相,本以为可以感化妹妹对付库格,没想到最后妹妹还是选择了养育她多年的养父库格,最后一战中她的妹妹在其养父库格遭遇生死危机时出手相救,最后,继承了库格的公司,而菲丝则继续追寻她自由的道路以及和她妹妹领导下的库格公司对抗——尽管她的妹妹不会真的杀了她,但是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使命召唤:幽灵》

    这一作相信不少人都玩过,使命召唤在这一作品里横跨了美洲大陆、海洋、太空、城市和丛林可以说面积相当宏大,场景十分壮观完美的还原了未来战场上可能发生的景象,我们的主人公一路披荆斩棘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终于要在最后的火车上干掉敌方的幽灵也就是最终大Boss洛克,可是当他们以为干掉了洛克精疲力竭的瘫在沙滩上的时候他们居然发现了——洛克居然没有死!没错,还在拖着他的战友,可是主人公精疲力竭,再也无力去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友被拖走,本作结局可以说是使命召唤系列最狗血的一个结局,敌人没有被消灭,主人公居然要被拖去当战俘了?!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