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忆澄
由上海戏剧学院的五名学生组成的“416女团”以一曲《探窗》火遍全网,被观众誉为“戏曲改革的希望”。《探窗》是一首京剧元素的歌曲,不仅歌词带有浓浓的古诗词韵味,曲调更融合了京剧唱腔,加入了戏曲的表演程式,成员演绎歌曲时身着传统服饰,以复古妆发造型惊艳亮相,强势“出圈”。
事实上,在流行歌曲中融入传统戏曲元素,已有先例。1989年杭天琪的唱脸谱,一句“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深入人心。1992年刘佳慧的《北京一夜》、2003年陈红的《深夜走过长安街》、2007年魏晨的《少年游》等都是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这些作品不仅是一时的热点,也成了传唱度很高的歌曲,同时在推广和普及传统戏曲文化方面,也是一种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之举。
在带有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大放异彩的同时,传统戏曲音乐的改革之路也在不断探索向前。2021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成为戏曲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获得了观众的追捧和媒体的热评影片对传统粤剧的歌曲化改革,也成为业内人士和观众关注的焦点。歌曲化使戏曲在通俗化的过程中更符合人们的欣赏趣味,有利于传播,但也在如何保持戏曲“原汁原味”上引发了争议。“小众”的戏曲如何能够在多元的艺术市场突围,成为流量时代观众的“新宠”,又能维持传统文化的格调和韵味,不至于沦为传统文化的“空壳”和转瞬即逝的“噱头”,是戏曲艺术探索创新发展的重要议题。
新时代,戏曲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传统戏曲的流行歌曲化固然不是戏曲创新发展的捷径,但观众的喜爱和称道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传统戏曲的喜爱。近年来,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自得琴社的古琴和民族音乐表演,纷纷通过互联网平台强势“出圈”,在流量时代成为社会的流行时尚,引领着人们的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
在各大网络平台,“国风”“古风”“民族风”的艺术社团呈现了多元的原创作品,音乐、舞蹈、广播剧、文学、戏曲等,可谓包罗万象、异彩纷呈。传统文化成为了年轻人的流行时尚,创作、欣赏、讨论、分享,是他们的欢乐聚会,也俨然成为了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新“国潮”艺术“单品”的受众和消费者中,“Z世代”是其中颇具活力、特征鲜明的群体,对流行文化、“二次元”文化等有着包容的态度,同时又凭借对互联网的熟练掌握,将传统文化演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穿着汉服,披着长衫,拿起二胡、琵琶,吟诵着唐诗,哼唱着昆曲……在他们眼中,传统艺术不再是束之高阁、布满灰尘的文化遗存,而是焕发新生的流行时尚。
当传统艺术不再只是教科书里的图片和文字,不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符号和元素,也不再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甚至变为一种新的流行时尚。传统艺术的传承、改革和发展也就成为了一种新常态,一种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面对纷繁丰富的文化市场和艺术产品,我们不再彷徨、逡巡,而是充满向往、尽情享受。
(作者陈忆澄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后)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评论(0)